不負眾望!
金州勇士贏下了隊史首場附加賽的勝利,以西部七號種子的身份晉級季后賽,與老對手休斯頓火箭會師季后賽首輪。
毫無疑問,這組對決將是本賽季季后賽關注度最高的首輪對決,沒有之一,NBA季后賽將迎來一個新的流量高峰。
回到今天的比賽,勇士與灰熊的對決是附加賽中唯一被幾乎所有球迷關注的比賽。
兩隊前幾年的恩怨糾葛、一場定勝負的天才賽制、斯蒂芬-庫里的明星效應和勇士龐大的球迷及黑粉基數,將讓這場比賽的關注度推到了非常非常高的程度,甚至肯定高過季后賽前兩輪的大多數比賽。
比賽的結果似乎也“值回票價”,勇士前期大比分領先之后被追上,雙方膠著到最后時刻,不服輸的灰熊打出血性不愿放棄,但勇士的巨星在關鍵時刻掌控了局面,灰熊拼盡全力雖最后惜敗卻也驚出了勇士一身冷汗。
看起來這個劇情很符合人們對于一場激烈NBA比賽的所有幻想,結果也如大多數人所愿,只是比賽場面并沒有結果看起來那么令所有人滿意。
真正看完這場比賽的球迷,大概沒有一個人能夠忍住不對比賽的過程進行吐槽,包括勇士球迷和灰熊球迷。
原本激烈的比賽,被裁判頻繁的哨聲吹的支離破碎,掌控比賽走向的方式太過刻意,讓球迷們完全無法沉浸其中,最后以灰熊的發球違例結束比賽又讓總在期待更激烈高潮到來的球迷滿腔熱血無處發泄。
聯盟太過明顯的干預之下,讓灰熊球迷輸得不服氣,也讓斯蒂芬-庫里最后時刻的兩記關鍵三分失去了應有的傳奇色彩,即便勇士最終贏了也感覺贏得有些不夠舒暢。
那就像是,你使出了自己的洪荒之力,卻明顯的感覺到床上另一位正心不在焉的假裝高潮,對于高期望的挫敗感超越了成就感本身,變得不倫不類。
蕭華時代的NBA如同一家只看KPI的公司一樣,他們只在乎盈利了多少,社媒關注度高了多少,如何營造更有話題性的內容來增加那么后臺的數據,卻少了對于籃球這項運動的敬畏。
作為聯盟的掌舵人,蕭華的選擇無可厚非,無論誰坐在這個位置上,估計都會這么做,掙錢是這個聯盟存在的唯一原因。
想要掙錢,就需要關注度,就需要炒熱度,就需要寫故事,于是投資人給錢,球迷給關注度和錢。
聯盟干預比賽的結果和走向可以理解,但水平太差就是你的問題了,裁判的控場水平已經嚴重影響了球迷們的觀看體驗,裝都不愿意裝了,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期待首輪的火勇大戰會帶給球迷們不一樣的體驗,新老碰撞打出真正的火花,不要為了第二輪可能的湖勇大戰,而讓首輪變成“如果不讓我們贏可以提前說”的悲鳴。
長點心吧,球迷們都不是瞎子,再這樣下去,真就沒人看了。